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:马铃薯属于低温耐寒作物,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,不适宜太高的气温和地温。块茎度过休眠期后,在℃的地温下可以缓慢的萌动,7℃—8℃时芽可缓慢的伸长,10℃—12℃时幼芽生长茁壮,出土较快,13℃—18℃是幼芽生长理想的温度。
苗期和发棵期要求16℃—20℃。如果气温高,光照不足会出现徒长。结薯期对温度要求更加严格,温度影响着干物质的积累与块茎的膨大。以16℃—18℃的土温,18℃—21℃的气温对块茎形成和块茎的膨大有利,气温21℃以上块茎生长受到抑制,生长速度明显下降。
土温超过25℃,块茎基本停止了生长。28℃时,光合作用就停止了。同时要求昼夜温差要大,只有较低的夜间温度(12℃左右),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才能输送到块茎中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马铃薯适合在冷凉地区种植的道理。马铃薯对水分的要求:马铃薯是农作物中须水量多的一种作物,其块茎产量高低与生育期中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密切相关。
马铃薯的蒸腾系数较大,为400-600,即每形成一公斤干物质,西药耗水400-600公斤,也就是生产已公斤鲜块茎需要耗水100-150公斤。每亩按2000公斤鲜薯计算,在马铃薯整个生育过程中,每亩要耗水200-300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