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banner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大声切原切薯条与您聊一聊马铃薯为什么能成为主粮?

2023-05-11 08:25:49

2015年年初,学名“马铃薯”的土豆一下子火了起来。在一场题为“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”的研讨会上,农业部官员称,未来几年,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,土豆将成为继稻米、小麦、玉米之后的又一主粮。

原本位列蔬菜队伍的马铃薯,终于要逆袭成为端在人们手里的主粮,有网友调侃“这种转变一时间不好接受”。而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,各种各样的讨论声也是此起彼伏、不绝于耳,马铃薯的“前世今生”更是被各个媒体一次次科学普及。

那么,马铃薯为什么能成为主粮?它将怎样改变我们的餐桌和我们的饮食习惯?

什么叫做主粮?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形容为“平常吃饭端在碗里、拿在手里的叫主粮”。他进一步解释:“成为主粮的作物,须要满足三个条件:一是能在比较大的区域内、大规模进行生产;二是能够大量的、长时间存储;三是大部分人能接受,在一日三餐里占主要比重,能够提供食者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和营养。目前可以作主粮的主要是通常说的五谷和杂粮,也包括薯类。”

在我国老百姓的饮食习惯里,五谷杂粮都算主粮,而目前公认的“当家”主粮则是稻米、小麦和玉米。其中,产于亚洲本土的水稻无疑是主粮中的“霸主”。据史料记载,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,我国就开始播种水稻了,在距今约4200多年前,水稻栽培就已经从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进到了黄河中游。如今,水稻仍将继续占据主粮的霸主地位。

继水稻之后,小麦和玉米也先后成为中国人的主粮。但与水稻不同,后两者都是“舶来品”。小麦原产于地中海沿岸,大约在商朝时期沿着中亚、新疆与河西走廊进入中国,它的到来,引发了我国主粮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,中国人的食谱里正式开始出现面食,并形成了“南米北面”的主粮格局。到了16世纪,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也开始进入中国的广西等地区,由此掀起了二次主粮革命,随着时间的推移,玉米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又一道主粮。

然而,同样作为外来作物,400多年前就从欧洲来到中国的土豆就没那么幸运了。尽管世界其他地方早已将其作为主粮吃了几千年,但在我国,因为老百姓无法把它加工成馒头、面条,它的主粮之路便走得有点慢。一方面,受我国传统饮食消费习惯的影响,马铃薯多是菜用为主,人们对它的营养价值认识不够。另一方面,由于马铃薯加工技术一直难以突破,马铃薯粉利用传统工艺做不成面条和馒头等主食,这也直接影响它成为主粮。然而,一旦马铃薯实现主粮化,势必会掀起我国历史上的三次主粮革命。


标签

近期浏览:

tel:400-088-1596

地址:辽宁省宽甸县鸭绿江大街(城南工业园区)

      www.lnzhengao.co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www.kliek.cn 

      www.dashengqie.co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www.dashengqie.cn 

      www.大声切.co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www.卡力克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