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淀粉是重要的植物淀粉,在食品、制药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。但专用马铃薯缺乏是我国淀粉产业长期以来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品种大多产量偏低、种植面积也不大;大量种植的鲜食马铃薯品种有些淀粉含量太低不能用,有些淀粉含量和产量都差强人意,数量又远远不够,导致许多淀粉厂不得不以菜薯尾薯和小屑薯为主要加工原料,生产效率低下,污染物排放高高不下。
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,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“东农310”的出现有望破解这一难题。“东农310”是东北农业大学自主选育的淀粉和全粉加工专用型品种,具有加工特性好、丰产性好、抗病性强、适应性广等特点,填补了国内高淀粉兼具高产潜力的马铃薯品种市场空缺。主要优势为:高干物质、高淀粉、低还原糖、耐褐变;丰产性好、稳产;抗晚疫病、抗退化;抗逆性强、耐瘠薄。品种的综合表现居国内同类型品种水平。
现在8-10吨鲜食尾薯原料才能生产1吨淀粉,将来5-6吨加工专用型原料薯就够了,原料成本、污染物排放、能耗都会大幅降低。另外在马铃薯全粉加工方面,国外品种需要大肥大水、大剂量防病药,种植成本高企,新品种打破了“洋种子”的垄断,在低种植成本的基础上,实现4吨原料薯生产1吨全粉,每吨产品节约原料1吨,推动全粉加工品种国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