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性喜温怕寒不耐热,喜光,属短日照作物,短日照和强光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。但经人工选择和长期栽培,对日照长短反映已不明显,无论春季或秋季都能结薯。露出土面的薯块,如长期受到日光照射,会使薯皮颜色变绿,龙葵素含量增多。龙葵素具涩味,多吃会引起人畜中素,甚至死亡。所以,在栽培上应注意中耕培土,使薯块不露出土面。若马铃薯生育期间种植过密,光照不足会使茎徒长,植株抗病削弱。
播种繁殖马铃薯时,需要在土壤中的温度连续高于10度时进行。可以提高植株的发芽率,并且要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,再将马铃薯的种块埋入土壤中,等待一周或者二周,马铃薯就会发芽了。马铃薯是喜肥植物,养殖马铃薯时,需要在植株生长期间,为其追施腐熟的有机肥料,促进马铃薯生长块茎,而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时,要向其叶面上喷洒磷酸二氢钾,并每隔5-7天施加一次尿素。
养护马铃薯时,需要在植株现蕾前,不对其浇水,以免马铃薯的地面部分出现徒长现象。而在马铃薯现蕾过后,要对其浇灌水分,促进植株生长地下茎,并且在收获前十天,不能对马铃薯浇水施肥,以免其腐烂。
由于产量高、营养丰富、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,且具有抗灾能力强、适应范围广、增产潜力大、经济效益高等优点,因此栽培范围很广,现已遍布世界各地,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。在我国北方地区马铃薯是主要栽培作物之一,其中,黑龙江省是全国很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