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生育期短,但养分需求量大,在氮、磷、钾三大营养元素中,以对钾的需求量高,氮次之,磷少。据试验,每生产1000kg块茎,大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(N)5-6kg、磷(P2O5)1-3kg、钾(K2O)12-13kg,即对氮、磷、钾的需求比例约为2:1:4,即马铃薯对钾的需要量是氮的2倍,所以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。
氮有利于马铃薯的茎叶生长,使茎、叶生长繁茂,叶色浓绿,光合作用旺盛,增加有机物质积累,蛋白质含量提高;若氮过多,易引起徒长,破坏养分的合理分配,特别是在生产后期,可使植株徒长、推迟块茎成熟、产量降低;缺氮时,叶片小、色淡绿至黄绿色,植株矮小、茎细长、分枝少、生长直立。
磷有利一增加叶面积和改善品质,促进植株生长健壮,提高块茎品质和耐贮性,增加淀粉含量和产量;若磷不足,则植株和叶片瘦小,严重时顶端停止长征,叶片、叶柄及小叶边缘皱缩,叶片向上卷、叶缘焦枯,光合作用减弱,产量降低,薯块易发生空心、锈斑、硬化、不易煮烂,影响食用品质。钾有助于植株强壮,增进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,加速养分转运,使块茎中淀粉和维生素含量增多;缺钾则生长受限制,植株矮化、节间变短、株从密集,叶小,叶面粗糙、皱缩并向下卷曲,早期叶片暗绿,以后变黄,再变成棕色,叶色变化同叶尖及边缘逐渐扩展到全叶,薯块多呈长形或纺锤形,食用部分呈灰黑色。